選擇展會
會展公司實施信息化有哪些模式
問:會展公司實施信息化有哪些模式
答:給你一段文章你參考一下
2009年中國會展行業發展趨勢
我國成為亞洲會展大國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以及與世界各國的經濟貿易進一步加強,
我國會展產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2003年,我國展覽業產值上升到80億元人民
幣,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較2001年翻了近一番,可以說,我國會展產業形態已經
基本形成。隨著展覽專業化、市場化和國際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涌現出“廣交會”、
“廈洽會”、“醫博會”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知名品牌展會。并且如前所述,從展
覽的類型、數量、規模、水平和影響來看,我國已成為亞洲的會展大國,并正逐步成
為亞洲地區的區域性“會展中心”。
會展城市區域格局初步形成
會展產業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晴雨表”,通過區域產業和資源的依托,并隨著
經濟區域化的深化,我國會展經濟區域化的雛形已初步形成。當前,會展經濟在北京、
上海、廣州、深圳、大連等第三產業發達城市已迅速崛起,并出現南、東、北三大“
會展城市戰略生態群”,即分別以廣州、上海、北京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
洲、京津為中心的三大會展城市戰略生態群。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我國經濟持續增
長及新建會展場館不斷增加,我國會展經濟市場呈現重心東移態勢。2005年,全
國舉辦會展最多的省市首推上海,北京次之,廣東最為活躍。從會展收入看,廣東、
北京和上海占據了壟斷地位,占全國會展收入的近90%。在這三大會展經濟產業帶
的引領下,同時與東北會展經濟帶及中西部會展城市經濟帶相互協調,構成各具特色、
多層次的會展經濟發展格局。
三大市場經營主體角逐
目前,作為市場主體的展館、展覽公司體制已呈多元化,民營展覽公司發展勢頭
迅猛。除貿易促進機構和各類協會等舉辦機構外,已擁有國營、股份制、民營和中外
合資等不同性質的大批專業展覽公司,基本形成國營、中外合資、民營三大市場主體。
據不完全統計,廣州市具有展覽經營權企業超過500家,注冊展覽公司200家左
右,其中90%以上是民營企業。目前,我國會展市場的三大經營主體角逐,而且會
展市場中出現管理體制不順,缺乏法律規范,展館建設過熱,市場競爭無序,行業組
織建設滯后等現象,這將致使該行業的平均利潤下降。
會展產業市場化程度加深
我國會展業當前的市場化主要表現為“會展項目舉辦市場化”、“會展企業經營”
和“會展產業制度建設”三個方面。首先,政府展覽市場化已成為行業改革中的重點,
部分政府展覽會已通過重組、拆分、合資、兼并等方式進行市場化運作,產權和管理
權成為改革的焦點,特別應該關注在此過程中的國有資產的流失問題。其次,會展企
業的市場化由于民營和外資企業的增加,促使經營主體的經營意識和觀念發生較大變
化,會展企業市場化主要體現在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上,如企業組織機構、經營模式和
管理手段、企業信息化改造、人力資源建設能力等方面。最后,我國會展經濟處在發
展的重要關口,會展業政策、制度建設隨著國家發改委“中國會展業中長期規劃”的
研究和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的籌建將在政策理論上有一個新的突破。
跨國會展企業真正“落地”我國
2004年是我國會展業的整合期,這在會展主題上表現為中外的融合、會展的
互動、主題的細分等。我國會展企業在和這些跨國公司“血戰”時,必然產生展會品
牌利益格局的再次分配。就展會主題而言,市場細分化、專業化成為發展的方向,進
一步增加會展的內涵,提供高附加值的會展文化顯得必要。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
舉辦的國際專業展將近40%有境外公司參與。尤其是今年WTO的全面實施,標志
跨國會展企業真正“落地”我國。2005年10月,德國法蘭克福展覽公司與廣州
光亞展覽貿易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合作組建“廣州光亞法蘭克福展覽公司”,該
公司是我國展覽業投資最大的一家中外合作公司之一。2005年11月,繼法蘭克
福登陸廣州取得成功之后,德國的另一家展覽大賈即美沙展覽集團也宣布正式登陸廣
州展覽市場,與廣州振威展覽公司舉辦的品牌展GIMT(廣州國際機床展)進行合
作,引進德國頂級金屬加工展(AMB),并于今年舉行了亞洲頂級的“GIMT+
AM-BCHINA”(機床金屬加工展)等等。
2003年,香港與我國政府簽署了CEPA,它被當作香港經濟結構轉型中新
的動力,把兩地的經濟合作與交流提升到制度化建設的層面上。在“一國兩制”的框
架下,CEPA協議中列出18個將會受惠的服務行業,會議展覽業列第二位。
會展人力資源建設能力提高
隨著我國會展業的發展,會展理論教育將形成一個各具風格、本土化特點明顯的
格局。目前,我國會展理論教育在專業實踐理論、學術探討理論、規劃課題研究理論,
以及中等、大專和本科包括研究生專業教育方面各成體系,這為我國會展業人才的培
養提供了有力保障。另外,隨著高等院校在會展學位專業教育和職業教育兩大市場的
蓬勃發展,一個由20所各層次的學校、10余所會展研究機構、多個會展職業培訓
單位組成的中國會展教育培訓研究體系基本形成。據專家預計,到2010年,我國
會展人力資源保有量基本能夠滿足我國高速發展的會展產業對人才的需求,我國會展
人力資源能力也將進一步得到提高。
會展業作為我國服務行業的新生事物,已逐步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的新的增長點。
從會展業影響面廣、關聯度高來看,大力發展會展業對全面提升社會經濟有著積極的
貢獻。
2009年中國會展行業發展趨勢
我國成為亞洲會展大國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以及與世界各國的經濟貿易進一步加強,
我國會展產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2003年,我國展覽業產值上升到80億元人民
幣,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較2001年翻了近一番,可以說,我國會展產業形態已經
基本形成。隨著展覽專業化、市場化和國際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涌現出“廣交會”、
“廈洽會”、“醫博會”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知名品牌展會。并且如前所述,從展
覽的類型、數量、規模、水平和影響來看,我國已成為亞洲的會展大國,并正逐步成
為亞洲地區的區域性“會展中心”。
會展城市區域格局初步形成
會展產業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晴雨表”,通過區域產業和資源的依托,并隨著
經濟區域化的深化,我國會展經濟區域化的雛形已初步形成。當前,會展經濟在北京、
上海、廣州、深圳、大連等第三產業發達城市已迅速崛起,并出現南、東、北三大“
會展城市戰略生態群”,即分別以廣州、上海、北京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
洲、京津為中心的三大會展城市戰略生態群。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我國經濟持續增
長及新建會展場館不斷增加,我國會展經濟市場呈現重心東移態勢。2005年,全
國舉辦會展最多的省市首推上海,北京次之,廣東最為活躍。從會展收入看,廣東、
北京和上海占據了壟斷地位,占全國會展收入的近90%。在這三大會展經濟產業帶
的引領下,同時與東北會展經濟帶及中西部會展城市經濟帶相互協調,構成各具特色、
多層次的會展經濟發展格局。
三大市場經營主體角逐
目前,作為市場主體的展館、展覽公司體制已呈多元化,民營展覽公司發展勢頭
迅猛。除貿易促進機構和各類協會等舉辦機構外,已擁有國營、股份制、民營和中外
合資等不同性質的大批專業展覽公司,基本形成國營、中外合資、民營三大市場主體。
據不完全統計,廣州市具有展覽經營權企業超過500家,注冊展覽公司200家左
右,其中90%以上是民營企業。目前,我國會展市場的三大經營主體角逐,而且會
展市場中出現管理體制不順,缺乏法律規范,展館建設過熱,市場競爭無序,行業組
織建設滯后等現象,這將致使該行業的平均利潤下降。
會展產業市場化程度加深
我國會展業當前的市場化主要表現為“會展項目舉辦市場化”、“會展企業經營”
和“會展產業制度建設”三個方面。首先,政府展覽市場化已成為行業改革中的重點,
部分政府展覽會已通過重組、拆分、合資、兼并等方式進行市場化運作,產權和管理
權成為改革的焦點,特別應該關注在此過程中的國有資產的流失問題。其次,會展企
業的市場化由于民營和外資企業的增加,促使經營主體的經營意識和觀念發生較大變
化,會展企業市場化主要體現在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上,如企業組織機構、經營模式和
管理手段、企業信息化改造、人力資源建設能力等方面。最后,我國會展經濟處在發
展的重要關口,會展業政策、制度建設隨著國家發改委“中國會展業中長期規劃”的
研究和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的籌建將在政策理論上有一個新的突破。
跨國會展企業真正“落地”我國
2004年是我國會展業的整合期,這在會展主題上表現為中外的融合、會展的
互動、主題的細分等。我國會展企業在和這些跨國公司“血戰”時,必然產生展會品
牌利益格局的再次分配。就展會主題而言,市場細分化、專業化成為發展的方向,進
一步增加會展的內涵,提供高附加值的會展文化顯得必要。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
舉辦的國際專業展將近40%有境外公司參與。尤其是今年WTO的全面實施,標志
跨國會展企業真正“落地”我國。2005年10月,德國法蘭克福展覽公司與廣州
光亞展覽貿易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合作組建“廣州光亞法蘭克福展覽公司”,該
公司是我國展覽業投資最大的一家中外合作公司之一。2005年11月,繼法蘭克
福登陸廣州取得成功之后,德國的另一家展覽大賈即美沙展覽集團也宣布正式登陸廣
州展覽市場,與廣州振威展覽公司舉辦的品牌展GIMT(廣州國際機床展)進行合
作,引進德國頂級金屬加工展(AMB),并于今年舉行了亞洲頂級的“GIMT+
AM-BCHINA”(機床金屬加工展)等等。
2003年,香港與我國政府簽署了CEPA,它被當作香港經濟結構轉型中新
的動力,把兩地的經濟合作與交流提升到制度化建設的層面上。在“一國兩制”的框
架下,CEPA協議中列出18個將會受惠的服務行業,會議展覽業列第二位。
會展人力資源建設能力提高
隨著我國會展業的發展,會展理論教育將形成一個各具風格、本土化特點明顯的
格局。目前,我國會展理論教育在專業實踐理論、學術探討理論、規劃課題研究理論,
以及中等、大專和本科包括研究生專業教育方面各成體系,這為我國會展業人才的培
養提供了有力保障。另外,隨著高等院校在會展學位專業教育和職業教育兩大市場的
蓬勃發展,一個由20所各層次的學校、10余所會展研究機構、多個會展職業培訓
單位組成的中國會展教育培訓研究體系基本形成。據專家預計,到2010年,我國
會展人力資源保有量基本能夠滿足我國高速發展的會展產業對人才的需求,我國會展
人力資源能力也將進一步得到提高。
會展業作為我國服務行業的新生事物,已逐步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的新的增長點。
從會展業影響面廣、關聯度高來看,大力發展會展業對全面提升社會經濟有著積極的
貢獻。